史硕博,教授,加入北京化工大学以前,曾在瑞典和新加坡从事多年科研工作,其研究领域集中在代谢工程、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基础与应用性研究,开发利用CRISPR系统进行多位点编辑和途径组装,构建和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直接用于高效生产有用的生物燃料或化学品等生物制品等。相关成果在Nat. Commun.、Metab. Eng.和Biotechnol. Bioeng.等高水平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2篇ESI高被引论文),共被引用400余次;申请美国专利1项;出版科技著作2部。其研究成果曾多次被国际媒体所报道。2018年起作为SCI期刊BMC Biotechnology基因组技术与分子诊断方向编辑。
李正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工、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包括理性设计新型生物合成途径,构建非常规碳源的高效利用与转化平台;开展非常规细菌的基因组编辑与基因表达调控技术研究,推进新型工业菌种的创制与产业化应用。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已发表论文50余篇,获专利授权1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