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组成检查组,对北戴河新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情况展开深入执法检查。此次检查旨在评估京津冀协同创新政策的落地成效,推动区域创新生态优化,促进产业协同升级。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院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方面,成绩斐然。团队聚焦天然活性化合物、生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成功开发出脂肪酶、聚天冬氨酸、尿酸氧化酶、氨基葡萄糖等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有效带动了区域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同时,研究院积极搭建生物发酵分离一体化平台系统、太阳能光热驱动、乙醇重整产绿氢系统、预处理秸秆蒸爆装置、生物发酵分离一体化装置等关键技术平台,实现了生物基产品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生产的无缝对接,为生物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执法检查组实地考察了研究院7、8号楼的科研设施、中试生产线以及成果展示区,并与科研团队和管理介绍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目前,7号楼和8号楼已经进行了装饰装修升级改造,购置了一批发酵、脱水、干燥等生产线,发酵罐、水解罐、蒸汽爆破台等中试服务设备,项目建成后将为聚天冬氨酸,尿酸氧化酶和氨基葡萄糖等非化工产品提供中试服务。检查组对研究院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积极作用给予赞同和较高评价,认为研究院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检查组对当前的建设发展提出了重要问题和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注入新动力。
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生物制造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区域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助力区域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抢占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